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教育资源>>社会资源>>正文
社会资源
戎马一生为革命,晚霞似火育新人——食品学院雷锋特称团支部回访“老雷锋”
发布日期:2016-12-21  来源:    

食品学院食科1409团支部在校外辅导员卜仲谟“老雷锋”的指导下,积极践行雷锋精神,荣获了“雷锋团支部”的光荣称号。320日,食科1409班团支部四名学生专程前往无锡空军干休所,代表团支部及学院回访卜老并表达诚挚谢意。

 

在交谈中,卜老就他的革命时期的战斗生活和和平年代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侃侃而谈,言语中处处流露着对党和国家的忠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激情和发光放热、不求回报的雷锋精神。卜老深情地回忆了他当初怀着一腔热血走上革命之路,炮火连天万里路,山高水远不惧难。铁血男儿舍生忘死,以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飞机大炮。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一个同胞的天职!”卜老发出震撼人心的呐喊,在他饱经沧桑的双眼里,倒映出一个铁一般的灵魂!接着,卜老又介绍自己在年少时为了学习党的知识,跟着指导员远赴他乡进入党校,又如何随军辗转,一次次与死神檫肩而过,一次次目睹战友们是如何用血肉之躯填平革命之路。他把自己比作一块砖,祖国哪里需要他,他就把自己填到哪里去。

 

正是怀着将这份爱国情操传递下去的热情,卜老在退休后毅然选择为青少年的教育事业发挥余热,让老一代人的延安精神在祖国未来建设者的血液中沸腾,让爱国主义之火越烧越旺。

 

离休后,卜老先后在江南大学、市一中、辅仁高级中学、东林中学、市北高级中学等近三十所学校担任校外辅导员一职,为八十多所学校和单位开展了千余场爱国主义教育,受教育学生数十万计。多年来,卜老以个人名义向七十多名贫困生资助二十万余元,向同学们赠送自购图书8756册,自费印书近两万册,向青少年赠送学习资料1600余份。他所捐赠的书刊多是以爱国主义教育、革命抗战史等为主题的,希望青少年能够饱受爱国主义教育熏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更令人感动的是,卜老虽已近百岁高龄,但是在前往各处演讲时仍谢绝车接车送,自己乘公交车前往。用他的话说,这是为了国家,能省则省。

 

卜老的名字还在我国遥远的边疆闪耀着:2007年卜老在得知我市对口支援新疆阿合奇县后,立刻拿出了1000元钱资助了一名那里的贫困柯尔克孜族学生。他说,他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个人能做的只是这些。可是不仅仅是这些!老人又组织了数名志愿者,对当地12名贫困学生进行了资助。这对于深处贫困症的学生们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的。多年来,老人每年都会向当地的3名学生各寄去500元钱。卜老数年如一日无私关怀边疆教育,他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当地人民,2008年,阿合奇县正式成立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中队——“卜仲谟中队”。时至今日,阿合奇县赠送的锦旗还在卜老朴素的白粉墙上散发着夕阳般热烈温暖的光,象征着爱心的延续、激情的传承。

 

卜老把自己对青年的关爱总结为爱心的传承、雷锋精神的传承。望这棵老而弥坚的桃李树开枝散叶、花开十里,也愿更多的人沿着卜老的道路勇敢前行、不懈奋斗,为了祖国的明天无私奉献!通过此次回访“老雷锋”活动,真正将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不留于形式,力求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使优良班风、班貌得到进一步发扬,从而为班级的稳定和长远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埋下一粒希望的种子。

 

上一条:心自党史说理想,人从大学谈信念—食品学院2016级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讲座

下一条:引入社会资源 关心学生成长——商学院关工委创新工作思路

关闭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210021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176286,85916372

服务邮箱:ggw@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