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党委办公室文件
江大委办〔2019〕7号
关于印发《关于推进江南大学关工委
优质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各学院(单位)党委(党总支):
经江南大学关工委主任办公会议审议,现将《关于推进江南大学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学院(单位)实际,做好相关工作。
党委办公室
2019年4月15日
关于推进江南大学关工委
优质化建设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苏委教〔2019〕1号﹞,推动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创新局面,现就推进我校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 提高站位,统一思想认识
推进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是学校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落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关工委工作的新任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为指导,充分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将关工委工作作为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立德树人,融入育人体系。要牢固确立关工委工作“无论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和“关工委常态化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精心抓好顶层设计,精细做好日常工作,精确找准工作定位,精准服务青少年,“抓基层、强队伍、增活力、创特色、树品牌”,积极推进我校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
二、 整合队伍,丰富教育资源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老同志队伍,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坚实基础,也是推动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工作的必然要求。要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能力,有效服务”为目标,通过组织发动、骨干带动、表彰推动等形式,鼓励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及时吸纳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参加关工委工作,加强对特邀党建组织员、特邀报告员等队伍的指导和培训,注重发挥离退休老党员在关工委工作中的引领和表率作用,不断强化核心层,提升骨干层,扩大参与层,提高老同志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参与率、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作用,组织特邀报告员、特邀组织员、校外辅导员、教学督导员、离退休老党员等队伍,积极参与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方面的工作。
三、 搭建平台,融入育人体系
加强关工委日常工作团队建设,做好筹划、协调和落实等工作,组织完成上级关工委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深入开展“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要完善二级学院关工委组织建设,二级学院关工委由学院党委书记担任学院关工委名誉主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主任,一位老同志为常务副主任,一位副院长为副主任,三名以上老同志为关工委委员;设立二级学院关工委学生委员和二级学院关工委青年教工委员,拓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同时发挥老同志在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和能力提升方面的传、帮、带作用。要启动学院关工委工作室试点工作,将关工委工作室嵌入学院育人工作室,融入立德树人教育活动,配合学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
四、 完善机制,坚持创新发展
遵循学校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关工委工作规律,进一步完善党委重视关工委工作的领导机制,健全关工委组织建设机制、工作运行机制、条件保障机制、表彰激励机制和基层考核机制。要充分发挥学校现职党政领导干部的主导作用、离退休老同志的主体作用、委员单位的助力作用和关工委日常工作团队的关键作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努力推进关工委工作创新。要坚持开展“老少携手党团共建”结对活动,总结经验,继续深化,发挥好退休党支部和广大老党员的积极作用。要整合老同志资源、社会资源、校友资源,将引领学生成长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要重视学生公寓“爱心驿站”阵地建设,进一步贴近学生、方便学生、服务学生,培育广大学生的“关爱、互助、节俭” 的公益精神。要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优质化导向,加强关工委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创新。
五、 明确责任,加强组织领导
校院两级党委行政要进一步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组织领导。校党委办公室统筹协调学校关工委工作,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要将关工委骨干培训列入干部(教师)培训计划,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学生工作处、团委和离退休工作处为学校关工委日常工作团队成员。各有关部门要将关工委工作和部门工作有机结合、共同推进。学院党委每年至少一次听取同级关工委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关工委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对关工委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要采取学习培训、专题报告、参观考察、理论研讨、总结交流等方式,提高关工委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要健全和完善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奖励和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制度,为关工委和老同志开展活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要弘扬“五老”精神,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充分发挥“五老”作用,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
抄送:中共江苏省委教育工委 ,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
党委办公室 2019年4月15日印发